煤粉燃烧炉是根据烘干机特性研发的新型热源,效率高,经济实用,可广泛用于各种加热炉窑。
   煤粉的一般特性
  1)吸附性:煤粉是由不规则形状的微细颗粒组成的颗粒群,其尺寸一般小于300μm,其中100μm以下的颗粒占多数(尤其20~50μm的颗粒)。与其它颗粒群不同的是,煤粉由于在制粉系统中被干燥,其水份一般为0.5~1.0Winh(内在水份)。因此干燥的煤粉具有很强的空气吸附能力。
  2)流动性:刚刚磨制出的煤粉是松散的,轻轻堆放时,自然倾斜角为25°~30°。吸附了空气薄层的煤粉的自然堆积密度为700kg/m3。堆放久了的煤粉,被压紧成块,流动性减少,其堆积密度可达到800~900kg/m3。由于干燥的煤粉流动性好,它可以通过很小的间隙,因此制粉系统的严密性是设计和运行制粉系统都必须考虑的,煤粉的自流给锅炉运行中的调整和操作造成困难。
  3)吸湿性:干燥的煤粉也有很强的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水份的能力,称为吸湿性。煤粉吸收水份后会影响其自身的导电性、自黏性,尤其是是流动性。而流动性直接影响煤粉的正常气力输送。
  4)磨蚀性:煤粉在管道中进行输送及在制粉系统内部流动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对管道及各种部件的金属表面进行冲撞和摩擦以致造成壁面的磨蚀,这就是煤粉的的磨蚀性。在制粉系统中,分离器内筒、导向叶片,以及旋风分离器进口气流 次拐弯处的筒壁、锥体部分磨损的情况特别严重。其中对分离器锥体部分的磨损主要是由于大颗粒的煤粉冲击的结果,这些大颗粒从器壁上反弹而作跳跃运动,在很多情况下,大颗粒的煤粉未返回磨煤机而在分离器的锥体部分继续旋转,使锥体部分受到更为严重的磨损。
  5)自黏性:自黏性是由于静电作用力、分子引力及毛细作用力所引起的,这是描述煤粉颗粒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除此之外黏附性则描述煤粉颗粒与器壁表面的相互吸引的作用力。
  6)自燃性:煤粉长期堆放在某一死区内,与空气中的氧气长期接触而氧化时,自身热分解释放出挥发分和热量,使温度升高,而温度升高又会加剧煤粉的氧化。若散热不良,会使氧化过程不断加剧, 后使温度达到煤粉的着火点而引起煤粉的自燃。在制粉系统中煤粉是由风来输送的,风和粉混合成云雾状的混合物,它一遇到火花就会造成爆炸。在封闭系统中煤粉爆炸时所产生的压力可达0.35Mpa。影响煤粉爆炸的因素很多,如挥发分的含量、煤粉的细度、风粉混合物的浓度、流速温度、湿度和输送煤粉的气体中氧的比例等。一般来说,挥发分的含量Vdaf<10%的煤粉(无烟煤)是几乎没有爆炸危险的;而Vdaf﹥20%的煤粉(烟煤等)很容易自燃,爆炸的可能性很大。
  制粉系统的煤粉管路应具有一定的倾斜角,风粉混合物在管内的流速应合适:过低会造成煤粉的沉积;过高又会引起静电火花,故一般在16~30m/s范围内。潮湿的煤粉具有较小的爆炸可能性,煤粉的湿度往往反应在磨煤机出口的温度上,因此直吹式制粉系统都对磨煤机出口温度提出严格的要求。
   东鼎干燥(产品展示)的原煤挥发分较高(设计煤种为38%、煤种1和煤种2分别为39%、28%)所以煤粉爆炸或自燃的可能性较大,这也需要在运行中尽量避免自燃条件的发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煤粉越细越易爆炸,越粗爆炸的可能性越小。例如:煤粉的细度为0.1mm时几乎不会爆炸。对于挥发分过高的煤不宜磨得过细。煤粉浓度是影响煤粉爆炸性的重要因素,实践表明: 危险的浓度在1.2~2.0kg/m3,大于或小于该浓度爆炸的可能性都会减小;风粉混合物的温度要低于煤粉的着火温度,否则可能会自燃引起爆炸。